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6日电 (邹立洋)日前,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座无虚席,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川南赛区迎来一场强强对话——泸州窖香队主场迎战自贡灯城燊龙队。场内一万四千余名观众齐声呐喊,场外全市多所中小学组织师生同步收看赛事直播。最终双方0:0握手言和,90分钟的激烈对抗,展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而在赛场之外,一场融合红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思政大课”同步开启,以足球之名,厚植家国情怀。
(资料图片)
红色浸润:“四渡赤水”精神辉映绿茵赛场
走进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巨幅“四渡赤水”主题展板矗立于赛场入口,红色历史与足球激情在此交汇。赛前,由歌手、老年合唱团及学生组成的161人演出团队,共同演绎《四渡赤水出奇兵》。激昂的旋律、铿锵的舞步,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红色基因在体育盛宴中悄然传承。
“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赛事,既是对革命精神的弘扬,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青少年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榜样引领:乡村足球冠军传递奋斗力量
开球仪式上,两位特殊嘉宾成为全场焦点——他们是来自合江县九支镇中心校的雍旭东教练和女子足球队队长张成珂。这所乡村学校在第五届“贡嘎杯”四川省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勇夺桂冠,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乡村学校。
在艰苦的训练条件下,师生们日复一日坚持训练,最终凭借顽强意志与团队精神摘得桂冠。当雍旭东与张成珂将足球踢向绿茵场,这一刻不仅是比赛的开端,更是梦想的传递、精神的传承。
“看到乡村学校的教练和队员为我们开球,我深受鼓舞。”合江中学学生李雨桐激动地说,“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坚持,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赛场上发光发热。”
拼搏担当:泸州健儿彰显“为家乡而战”的赤子情怀
整场比赛攻防转换迅速,对抗激烈。面对自贡队的强劲攻势,泸州窖香队展现出顽强的防守韧性。18岁的门将范德顺多次精彩扑救,即便受伤仍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我想为泸州做出贡献。”赛后,这位年轻小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我们代表的是泸州,肩负着家乡人民的期望!”队长刘宇的赛前动员,成为全队拼搏的动力源泉。比赛末段,球员们体力透支却依然全力以赴,每一次抢断、每一次配合都凝聚着对家乡的深情。现场“泸州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体育精神与家乡荣誉在此刻紧密相连。
课堂延伸:绿茵场上的立德树人实践
这场焦点赛事在全市校园中化为一堂生动的“足球思政课”。
在合江县天立学校,同学们紧盯屏幕,为每一次精彩配合欢呼,为每一回顽强防守鼓掌。当球员们相互致意时,少年们读懂了尊重与友谊;当范德顺坚守球门时,他们领悟了责任与担当。“原来足球不仅是竞技,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合江县中学学生陈明宇深有感触。
各校教师巧妙结合比赛场景开展思政教育。“球员们在困境中相互鼓励、密切配合,这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合江中学教师李红梅现场讲解道。张强老师则从规则意识入手:“足球比赛必须在规则框架内进行,这正如我们在社会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秩序与公平。”
育人成效:足球思政厚植家国情怀
终场哨响,比赛落幕,但思政教育的回响仍在延续。课后,学生们围聚讨论,分享感悟。
“范德顺守住的不仅是球门,更是一种信念。这让我明白,在学习中也要守住初心、坚持到底。”“看到球员们为家乡荣誉而战,我为自己是泸州人而自豪。今后我要努力学习,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这些真挚的心声,正是这堂特殊思政课育人成效的最好印证。
绿茵场也是思政课堂,翻飞的足球牵起的是爱国情怀与集体精神的传承。这场比赛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成为一堂关于成长、责任与梦想的人生课程。在红色文化熏陶与体育精神滋养下,泸州学子必将在人生赛场上坚定信念、勇毅前行,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