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文推荐 时时关注 热点聚焦 更多分类 本地

儿童手表,何以变成“社交名利场”?_播资讯

广西新闻网 2025-11-13 19:58:04


【资料图】

方寸表盘之上,竟藏着百位“好友”;主页点赞数量,竟能突破50万大关。这样一个儿童手表账号,在黑市上标价500元。本该保障安全的儿童电话手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悄然异化为“社交硬通货”,形成了从加好友、冲点赞到买卖账号的完整产业链。这面小小的屏幕,映照出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社交生态的畸变,敲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警钟。(11月13日 华西都市报)

从安全工具到社交符号,儿童手表的“价值嬗变”令人深思。其设计的“轻触加好友”社交机制,配合显性的点赞数和好友量展示,不经意间构筑了一套完整的社交等级体系。在这个隐秘的圈子里,孩子们用数字指标丈量彼此的身价——点赞数超过60万的账号被尊为“大佬”,“大佬好友位”成为人人艳羡的社交资本。12岁的翔翔道出众多孩子的心声:“每天刷满3000赞,也要连续近半年才能达到60万。”为此,他不惜在暑假期间每天花费4至6小时沉浸其中。

这股社交异化的浪潮,正悄然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环境。一方面,它将纯真的童年社交关系简化为冷冰冰的数字攀比,诱导孩子过早陷入“数字焦虑”;另一方面,代刷、卖号、代运营等灰色产业链的兴起,不仅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更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温床。尤为值得警惕的是,这一切发生在家长视线之外的“私密社交空间”,当家长还在为孩子远离手机而庆幸时,孩子们已在方寸表盘上构建了一个缺乏有效监管的社交世界。

儿童手表社交化的背后,暴露出企业在产品设计上的价值迷失。知名律师赵良善一针见血的剖析:小天才手表的点赞、等级体系易诱导孩子攀比和长时间使用,且未设置有效的沉迷干预机制,也未对社交功能加设监护人监管的强制权限,属于未充分尽到未成年人保护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的产品需防范沉迷、规避不良导向,企业的产品设计必须超越简单的流量思维,回归保护未成年人的初心。

这块小小的表盘折射出的大问题,需要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首先,企业应当重新审视产品设计伦理,取消或优化易引发攀比的点赞、排名等功能,增设“家长一键监管”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沉迷机制。其次,监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强对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的监管,对账号买卖、代刷等行为开展有效监测和管控。最后,家校社会需要形成合力,既要培养孩子的数字素养和批判思维,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观念,也要关注孩子在数字世界的活动,给予适时引导。

在数字化浪潮不可逆转的今天,我们无法也不应阻止孩子接触数字产品,但有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数字环境。儿童电话手表不应沦为新的“社交名利场”,而应回归其保障安全、促进沟通的初心。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在真实的世界里健康成长,而不是在数字的虚妄中迷失自我。这需要企业守住底线,监管部门履职尽责,家长提升监管意识,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固防线。

相关标签

精品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更多内容